對比友邦保險分析中國平安股票配資升值空間???
中國平安,認定的皇冠上璀璨明珠之1,之前分析時對比過中國平安和A股4家保險公司,但是平安的優秀1騎絕塵,并不是十分有對比代表性。
此次,特別拉取了港股的友邦保險,與平安進行了更為對等的1些對比。
1、業務區域不同
中平安業務范圍主要是國內市場;
友邦保險的業務遍布香港、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等地區,業務覆蓋了亞太區18個地區和國家,從1992年開始,以第1家也是唯11家純外資壽險公司的身份在中國大陸開展業務。
相對來說,國內經濟多年來快速發展,平安受益于這1點,業績增速表現更好。
此外,平安在A股、港股上市,友邦保險只在港股上市。
2、業績增速對比
1、資產負債增速
資產與負債的增長來看,平安在過去高速增長,2017年兩家公司增速較為接近,1方面由于國內保險行業監管的變化,平安在2017年底率先執行134號文,增速放緩,另1方面,友邦較強的市場競爭也給友邦帶來了高速增長。
2018年數據來看,友邦的增速相對還會更快1些。
2、新業務價值增速
新業務價值彰顯1家保險公司的成長能力,可以算是看1家壽險公司最重要的數據了。
過去多年來,中國平安的新業務價值1直處于高速增長中。
2017年底仍高達32.58%,2018年主要由于134文的影響,新業務價值增長這1塊兒開始向高質量提升,帶來的必然是量的短暫放緩。
國內保險市場處于起步階段,未來潛能無限。
相對來說,友邦保險的新業務價值增長過去雖不及平安快速,但是增速比較穩定,也很可觀,近10年來友邦保持著將近25%的新業務價值增速,同時目前友邦在內地的保費收入占比僅12%,未來提升空間也很大。
3、新業務價值率
提到新業務價值,不得不提的就是新業務價值率這個“質”的重要指標。
平安2018年前3季度新業務價值率42.1%,同比提升4.3個百分點。
而友邦保險,2018年年中新業務價值率平均下來高達59.5%,尤其是在中國地區,達到了驚人的91.0%。
這1點非常值得國內的保險公司追趕,國內幾家保險公司也正在政策導向下逐漸向高價值保障型保單轉型,隨著國內收入水平的提高,保障型保險將逐漸普及,平安的新業務價值率也將繼續處于上升通道中。
綜合而言,平安的新業務價值在2018年并不是陷入瓶頸,而是往更好的方向發展,也可以預見,未來在新業務價值這部分,平安仍能取得較長時間的增長,也即中國平安雖然已經是1頭大象,但是成長性不減。
4、內含價值增速對比
內含價值即1家保險公司調整后的凈資產加有效業務價值,而有效業務價值又可以理解為公司已經完成的所有保單在未來所能夠產生的利潤的貼現值。
隨著新單的繼續增長與轉化,以及續期保費的積累,內含價值的增長相對來說較為確定。
友邦保險的內含價值除2015年外,仍然處在較為穩定的的增長中,近10年友邦保持著約10%左右的EV增速。
EV增速遠不及新業務價值增速,主要是因為新業務價值率較高,新單業務的占比并不高,反而是續期業務占比較大。
平安的內含價值增速在20%以上,增速相對更高,主要由于近年來保單新業務的快速發展,國內保險市場潛力巨大。
5、貼現率假設對比
內含價值與貼現率有關,香港資本市場相對較為成熟,所以友邦的風險貼現率也低于平安。
友邦的風險貼現率是9.75%,平安的風險貼現率11.00%。
較低的風險貼現率假設會導致計算的內含價值更高,如果把風險貼現率調整到1致的水平,國內保險公司的有效業務價值和新業務價值將有15%左右的提升。
隨著未來我國經濟增速逐步回落,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率向成熟市場靠攏,很多人擔心影響保險公司的內含價值。
但也要考慮到,隨著增速的回落,風險貼現率也會下移,相對影響會減小。
6、投資收益率部分
1些人提到保險公司,都很關心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
再次強調,國內的保險公司幾乎不靠利差賺錢。
設定合理的長期收益率假設,讓這部分能夠覆蓋即可,當然,目前來說,保險公司基于保守的投資收益率,也能有1部分屬于利差。
同時國內險企投資收益率雖然較高,但其高波動性卻成為了制約國內險企估值的重要因素。
還有近期很多人關心的利率下行問題,隨著我國經濟增速下臺階,不可預測性和未來收益下行的風險逐步加大,未來收益率應該會向友邦逐漸靠攏,最終收斂。
同時由于各個國家的環境背景不同,所以投資收益率也不好直接對比,比如印尼、越南等小國家的收益率假設就要高于其他國家,發達地區如香港、臺灣等地的風險貼現率以及投資收益率的假設就比較低,主要是由于成熟市場的投資收益率相對較低,投資收入較為穩定。
不過友邦保險的投資收益率假設也更為保守,友邦對內地的投資收益率假設是4.5%左右,也是低于國內險企5%的收益率假設的。
這1點也是市場給予友邦更高估值的原因。
且友邦的歷史實際投資收益率還不錯,多年維持4%左右,主要因為投資固定收益類資產之外,友邦的權益類資產配置相對平安來說更多,友邦權益資產配置比例在20%左右,相對平安,波動較小,穩定的投資回報也更有利于公司制定產品策略和資產配置方案,從而提升2級市場估值。
7、壽險償付能力充足率對比
2018年平安的壽險償付能力充足率228%,遠高于國內監管要求,而友邦保險的償付能力充足率這1塊兒,高達458%,顯示友邦具有充足的底氣對抗未來的風險。
8、續保率對比
續保率數據來看,2018年H1平安的續保率得到很大改善,達到94.30%,但是仍不及友邦優秀,友邦的續保率達到95.40%。
3、保代人渠道對比
高素質的代理人隊伍也是友邦保險的招牌,友邦對于代理人的招聘嚴格甄選,同時提供最優秀的培訓及領先行業的技術,最大程度的保證了代理人的優秀,友邦近3年連續3年百萬圓桌會會員人數全球第1。
友邦的代理人服務之好、全面,獲得業界稱贊。
代理人渠道也是友邦的新業務價值的主要貢獻來源。
而對國內保險公司來說,過去保險行業處于快速增長的起步階段,主要是鋪攤子式發展,重量而不重質。
各保險公司的業務也隨著保代人規模的擴張而擴張,目前平安、人壽的保代人隊伍均已超140萬人,未來保代人也開始從量增到質的提高發展,走在改變前列的公司將獲得更快的增長。
4、科技對比
中國平安與友邦保險都比較看重科技對于商業模式的變革,不斷加大技術研發投入,用科技進行賦能。
友邦也非常重視技術與創新,利用技術優化后臺的效率和有效性,簡化流程,平安主要通過科技+客戶服務,增強應用入口,運用AI技術提升客戶服務體驗,這也是兩家保險公司持續優秀,市場看好的1大原因。
5、PEV估值對比
友邦保險最大的特點是,依靠高效的代理人隊伍和聚焦保障的產品體系,獲得了市場的肯定。
市場給予友邦的PEV估值區間在1.5-2.0之間,而給予中國平安的PEV估值區間目前是在0.9-1.5之間。
隨著平安壽險業務的持續增長,新業務價值率的逐步提高,平安將更趨向友邦的估值體系,目前平安的1倍PEV,縱向和自身對比,不貴,橫向和友邦對比,提升空間也有。
投資研究就像相親找對象,要相親的對象帶了1個同伴過來,結果你發現同伴更漂亮。
結果,你也許和那同伴好上了。
平安和友邦保險,友邦的1些指標可能更好。
但平安更穩,優秀的歷史更長久,未來成長更穩定。
買入之后,更安心。
重倉中國平安股票配資,是希望它能夠成為組合中的定海神針。
希望把保險公司當做成長股的,應另當別論。
以上是“對比友邦保險分析中國平安股票配資升值空間”的詳細解讀。
編輯:張文咪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