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那些導致股票投資虧損的心理問題???
很多投資者把市場切割為基本面派跟技術面派。
我不得不承認,兩種類別中都有不少人賺錢,但也有更多的人虧錢。
通過分析其中的虧損投資者交易時的心理,我個人提出另1個派別—執行力派。
下面來說說常見的導致虧損的交易心理:
1、沉迷于隨機報酬
很多人說A股是賭場,并不是沒有道理的。
因為賭場是用來消費的地方,你花錢,獲得了贏錢的機會,也獲得了短暫幾把賭局獲勝后多巴胺瘋狂分泌的快感。
這種賭場般的隨機性,使人上癮,給人1種下次有機會獲利的錯覺。
而當期望落空的時候,那種失望和難過繼續折磨著投資者。
但不經意間那種隨機的報酬又會降臨,勝利的愉悅感促使你繼續上癮。
這種上癮是投資者別無選擇,除了滿足癮頭,無法做出進1步正確的選擇。
這也就是市場上常說的盈虧同源。
你的利潤來源于隨機性,那么記得虧損也會因為這種隨機性產生。
并且由于期望落空后的焦慮,大部分情況下,虧損程度遠遠高于那可憐的隨機性報酬。
2、不愿意面對錯誤與損失
這種現象經常出現于基本面派投資者之中。
當基本面派分析完1個公司的情況,覺得各方面良好,并隨即買入,可公司股價卻開始不停下跌,你覺得他會做什么?
請回憶下自己在那種情形下的行為吧。
根據我的觀察,很大1部分基本面派會在網上瘋狂的尋找利好消息,來支撐自己對企業基本面的分析。
當1個基本面派開始只聽利好消息,而忽視利空消息,你覺得他的基本面分析還會客觀嗎?
股票陰跌不斷,而投資者堅決不賣出,并不停補倉,瘋狂尋找利好來對沖自己的恐懼。
這就是典型的不愿意面對自己錯誤的弱勢交易者,最終也會因為恐懼在最低點斬倉出局。
承認自己分析錯了,看錯了,并沒有那么難不是嗎?
就連巴菲特也承認過自己交易失敗過。
畢竟這個市場上,賺錢是最重要的,1時的對錯,并沒有什么。
3、由情緒來支配自己的決策
有1個怪圈是很多弱勢投資者無法避開的,就是1買就跌,1賣就漲。
其實當你回憶自己的賣出決策時,仔細體味下,當時的自己處在1種怎樣的狀態中,是焦慮不安的恐懼,還是心如止水的執行自己之前的規劃。
我想大部分人都是在1種極具的恐慌之中按下賣出鍵的吧。
就算你跟另1個人同時賣出了1個股票,但就是因為心態的不同,長期來看,你們的最終結果會天差地別。
既然人性存在著如此多的弱點,那么是否可以有辦法來克服?
我只能說很難,非常難。
不然這個市場上也不會存在著9成的人虧損了。
就我個人來看,提升1個思維高度來面對自己的情緒,相對來說,對你的投資會有不少的幫助。
很多人提到人性的弱點,就會嘗試著去克服它。
我個人覺得,對于交易來說,這其實不太好。
比如說你已經處在恐懼之中,想要賣出1個股票,但你告訴自己,不能帶著情緒操作,你就會跟這種恐懼對抗。
這極大的消耗著你的精神力,把交易變成1件非常累的事情。
如果每天處在這種狀態之中,總有1天會把你擊垮。
我相信這也是很多初步意識到情緒對交易有害的人所做出的行為,激烈的對抗,時常很吃力的交易。
那如何不克服情緒,又解決情緒交易這個問題?
我自己分析來說,原理其實不難,但訓練起來確實不簡單,這是1種思維訓練,需要你科學地去面對股價這個問題。
承認股價在某種程度上是1種布朗運動,且不可預測。
市場上有幾千萬股民,那么其實就存在幾千萬變量,加上更多外界因素,變量就更多了。
我想,對于任何1個人或者人工智能來說,每天加入如此多的變量來預測明天的股價,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個人1直認為,股價確實是不可預測的,因為變量太多太多。
如果你承認了股價是不可預測的,那么當股價向你期望的方向相反運動時,你就不會過度失落,因為這本來就是劇情中的事情,你不該對無法預測的事情抱有期望。
在股價正常回調時,你也不會恐懼,因為漲跌不是你掌握的,只要他仍然在你的策略之內運行,沒有打到止損位,你就不應該恐懼,而如果打到了止損位,那么自然止損就好了,因為你根本沒法預測他會漲還是會跌啊,所以按照自己的規劃來操作,難道不是最好的選擇嗎?
接受概率思維,承認在樣本數足夠大的情況下,股價波動規律可以被還原。
既然股價不可預測,那么豈不是不能穩定盈利了?
非也。
單獨的短期股價雖然不可預測,但數據回溯已經表明了,總有1些策略,可以以超過5成的概率,掌握股價運行的1些規律。
但是這種策略,基本全部建立在1種概率思維下,也就是你可能交易1百次都是虧的,但按照概率,你下面1百次就應該是賺錢的。
所以你必須完全接受這種思維,才能支撐你交易下去,也能支撐你斬斷虧損,釋放盈利。
以上是“深度剖析那些導致股票投資虧損的心理問題”的詳細解讀。
編輯:大張飛上一篇:近期操作股票總結的經驗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