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鷹紙業重組-lhwj-雙匯發展到底有多賺錢???
山鷹紙業重組-lhwj-雙匯發展到底有多賺錢8月12日雙匯發展發布2020年中財報,財報顯示公司2020年上半年營收363.73億元,同比增長42.99%,凈利潤30.41億,同比增長26.74%。
能在600億營收規模上取得超過40%增速的成績,這簡直就是白馬中的白馬了,但很遺憾公司股價卻跌了9%,莫非公司業績有水分?
刺客覺得雙匯業績公布后股價大跌的根本原因是利好兌現。
季報業績通常都是預期性行情,2020年至今雙匯發展的股價上漲85.80%,已經提前透支了業績高增的空間,有兌現也是合理的走勢。
第1、豬肉鏈的另類企業
提起雙匯發展很多人可能沒什么印象,但如果說到王中王火腿腸大伙1定吃過,他就是雙匯旗下的知名火腿品牌。
雙匯目前是國內最大的肉制品供應商,公司業務涉及飼料、屠宰、肉制品加工、新材料包裝、冷鏈物流、商業外貿等全產業鏈化運營,年產銷肉類產品近400萬噸。
在豬肉產業鏈中,上游主要是養殖場購買飼料、種豬然后養豬,中游為生豬屠宰企業,通過從養殖場/散戶手中買入產品豬進行屠宰、冷凍、運輸供貨給下游,下游主要是肉制品加工廠。
雙匯的前身是漯河肉聯廠,成立于1984年,那個年代國內工業機械化比較落后,肉廠的產品線也比較單1,所以公司1直處于虧損狀態期間瀕臨倒閉。
山鷹紙業重組-lhwj-雙匯發展到底有多賺錢1992年,肉聯廠花費1600萬元1次性引進了10條國際先進的火腿腸生產線大力生產火腿腸,更先進的設備加上公司幾次成功的改革定位,到1998年火腿品牌拿下了國內銷量第1。
根據中報顯示,肉制品上半年貢獻營收140億元,營業成本97.72億元,毛利率30.20%,是公司的核心利潤支柱。
對于雙匯來說,肉制品業是最賺錢的,但是貢獻營收最大的業務其實是屠宰業,也就是殺豬。
2000年公司引進了第1條現代化、規模化、標準化的屠宰冷鏈分割生產線,率先把冷鏈生產、銷售、配送、連鎖經營的冷鮮肉模式引入國內,實施品牌化經營。
公司在全國18個省(市)建有30個現代化肉類加工基地和配套產業,公司擁有上百萬個銷售終端網點,每天有超過上萬噸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屠宰業的行業集中度較低,2019年市場CR6的屠宰量僅占總時長的7.2%,雙匯是絕對龍頭,如果對比海外的屠宰市占率,丹麥的CR2市占90%,美國的CR5市占61%,國內的龍頭公司還有1定的增長空間。
中報顯示,上半年屠宰業貢獻營業收入239.05億元,其中營業成本222.3億元,毛利率6.98%。
屠宰業毛利率不高,主要是自己不養殖,這種模式比較有利的是受豬周期影響較小。
上半年雙匯屠宰生豬327.4萬頭,相比2019年上半年同期下滑了61.83%,鮮凍肉及肉制品外銷量149.6噸,同比下滑了3.79%。
公司屠宰業務下滑明顯,鮮凍肉及肉制品的銷量也開始滯漲,但是營收和凈利潤卻在高增長,這說明公司的產品漲價了。
這幾年產品漲價在消費類公司中比較普遍,比如白酒中的茅臺、啤酒中的青島、醬油行業的海天在面臨行業天花板的時候都采取了漲價的策略。
第2、上市20年從來沒虧過
從近6年的財報情況來看,公司的業績前5年1直處于平穩狀態,2019年營收開始高增營收和凈利潤均創下歷史財報年新高。
2020年中報營收363.73億元,凈利潤30.41億元,預計2020年全年會保持高增趨勢。
刺客單獨列出了雙匯近6年以來的扣非后凈利潤,扣非凈利潤指的是扣除非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非經常性損益通常包括變賣資產、政府補貼等。
可見,雙匯的業績質量還是非常高的。
像雙匯這種老牌企業,毛利率1直穩定在30%左右,足以說明公司的產品核心競爭力比較強,下游的客戶也比較穩定。
2019年,雙匯入選BrandZ™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豬肉這條產業鏈上唯1家喻戶曉的品牌也就雙匯。
在經營性現金流方面,雙匯近10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1直為正數,2020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17.68億元,同比增長17.68億元,說明公司賣出去的產品都能正常的回款。
在負債端,公司每年的利息支出在1億元以內,2020年中報財務費用凈額支出3900萬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這說明公司的整體負債情況還比較健康。
在營運能力方面,公司近10年以來應收賬款周轉天數1直保持在1天,而應付賬款的周轉天數1直在15天左右,意思就是公司產品概不賒賬,也說明了公司在上下游產業鏈中具備絕對的議價權,這可是龍頭型企業才有的待遇。
以上是“山鷹紙業重組-lhwj-雙匯發展到底有多賺錢”的詳細解讀。
編輯:大張飛下一篇:沒有了